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走出十里坊 > 第103章 少年萌动

第103章 少年萌动(2 / 4)

德义立即迎上去紧紧握住周向城的手,说:“大恩不言谢。”

德义仔细打量着站在面前的恩人。头发蓬乱,服装褴褛,污垢遮盖了帅气的脸庞。

彩香看到他这副模样心头一揪。她很纳闷,英俊得志的少年怎么如此不堪?莫非出了什么事?

周向城作为工作组成员从十里坊回老家滨江小镇不久,就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由于写得一手好字,公社打击投机倒把专案组抽调他与另一位女知青搞外调材料。也就是根据所掌握的嫌疑人的犯罪线索,外出进行调查核实,并按照“五何三证”的要求,形成书面材料。

刚插队没有下地做过一天农活,就干着吃墨水的工作,一同插队的知青别提有多羡慕了,他的内心也有些少年得志的轻狂。古人云,福兮祸所伏。谁知是祸是福呢?

他们的工作内容很简单,就是调查牛贩子介绍了多少条牛,拿了多少介绍费。

查起来也很方便,只要找到某生产队会计回忆一下何时买的牛,再翻开账本核对无误,写成文字盖上公章就算大功一件。

经过三个多月的调查,形成了约摸半尺厚的材料。周向城满心欢喜,因为过去被借到公社搞调查材料的人,工作结束后,都会安排适当的工作,有的甚至会推荐上大学。

公社特派员兼专案组组长说,工作远远没有结束,还要到外省市调查哩。

于是,他就和女知青长时间辗转于江浙沪一带。女知青说,开两个房间很浪费,不如两人合一个,省下来的钱两人均分。作为步入社会不久的小弟弟,女知青说什么就是什么,他总是尊重她的意见。

进入客房,周向城什么都感到新鲜,房间里的所有物品他看了又看瞧了又瞧。其实这倒没什么,陈奂生上城不也是如此吗?

然而,女知青和他同居一室,他遇到了许多更新鲜的事儿,甚至新鲜得让他难以自拔。

他们的衣服都晾在一起,最吸引他眼球的,是女知青的棉毛衫。领口和袖口都是后换的,双袖管外侧打着补丁。这是节约还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

他想起了她外裤的补丁。两人刚刚合作外调时,她总是穿一条卡其布外裤,屁股和双膝都打着补丁。屁股上的两块补丁既大又圆。走路时,仿佛觉得屁股上有两只硕大的眼睛在盯着你,有点搞笑。

补丁是用缝纫机缝上的,裁剪也很考究。手工缝制的补丁真无法与之相比,说有天壤之别也不算夸张。

她穿着打着四个大补丁的裤子,总喜欢在群众中走来走去,似乎这样就与农民一样了,可谁也不会把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