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钢铁时代 > 第三百一十八章 铁路动工

第三百一十八章 铁路动工(3 / 4)

开始了,一个个的机qi开始在包头的土地上面驰骋,最开始的1个月,基本上动静不大,2万人的庞大队伍,散在周围的几百公里之外,他们负责,在铁路线上的必要位置,开凿隧道,建设桥梁,特别是前者,有了专门挖掘的机械,速度比曾经的,要快的多。包头大部分的拖拉机,都被调集到这里,进行土方的施工,虽然是12月,对于北方而言,已经是上冻了,如果只是依靠人力的话,不但要应对繁重的劳动,还要应对恶劣的天气,这些对于体li工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消耗,冻土地上,会埋葬无数的冤魂。

换了一种施工方式,不一样了,推土机不会像后世的施工机械那样的舒适,却也考虑了很多方面的问题,这个时代的工人司机,他们承受能力和踏实肯干的能力,绝对要超过后世,本身,勤劳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作为曾经领先世界的中国,之所以领先,不是什么先进的想法或者头脑,就是因为勤劳,哪怕是现在,清政府彻底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世界,无数的中国人,还是依靠着自己的双手,在不停的创zào着财富,让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的中国,经济总产值一直居于世界前列,这也是大量棉布可以在中国倾销的原因,中国哪怕是贫穷,却也买得起这样的工业产品。

专注的工作和勤劳的工人,产生了相当奇妙的化学作用,几百辆的推土机,在两条最先修建的铁路上面轰鸣,无数的土方被挖掘出来,而詹天佑的主要工作,就是完成各种桥梁的设计和预制工作,当然了,不是他一个人,晚清出国留学的人员之中,相当一部分学习的是文科,诸如法律医学之类的学科,可也有一部分的人员,是学习的理工科,詹天佑学的是一个,还有一些学的是建筑的,但是他们的名气不大,能力也有限,设计不出来地标性的建筑,可是基础路桥建设还是可以的,以一部分的外国专家和建筑师事务所为主,辅助了一批留学生和西学学生,最终形成了一个团队,对4500公里的铁路线上,超过120座桥梁,进行了完善的设计和计划,大量经过了仔细的测量分割,最终形成的预制件,被发往了预制件厂,预制件厂因为大量铁路兴建的关系的,预制件厂足足扩张了5倍,从原来一个很普通的,只是作为电厂的附属工程的小厂,一跃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工厂。

现在,为电厂生产配套预制件的部分,成为了分厂之一,路桥分厂和枕木分厂,成为了它着力扩张的地方,人员和设备,都优先的倾斜,就连厂区,都扩大了5倍以上。预制件的不断产生,一个月的时间,大部分的准备,都已经彻底的完成了,在遍布在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