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了解的,毕竟上一次利用传送通道,他观察过里面的情况。
再说加工厂他想进也不可能进得去,于是他来到了那个临时指挥部附近。
周洋并没有带其他人,也没有带申公豹,主要是他一个人行动比较方便,安全系数也最高。
他来到了距离那个指挥所大约500米的地,这里相当于是三面环山的地方,只有最前方有一条路。
这条路又分为两个岔口,一个岔口应该是向外延伸的,也就是城镇的方向。
另外一条路则是向着山里面,也就是那个加工厂的位置。
而周洋此时就在某一个山坡的大树上,拿着望远镜对这边进行查看着。
这个临时指挥所,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备用中转站,主要负责后勤运输,以及保护加工厂安全等一些事情。
当然了,这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目的,只不过这个点放在这里,距离加工厂有比较的近。
所以基本上,这两个点是连在一起的,可能这里的负责人认为,将兵力分成两个部分,更利于防守。
古代打仗中,安营扎寨有一个说法,叫做犄角之势。
现在加工厂跟这个地方就相当于这么个目的,无论哪边遇到危险都可以相互帮助。
这看似的确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但是实际上则不然,可能这里的负责人根本就不懂变法,最多也就是一知半解。
所谓的犄角之势,这是要有条件的,像现在这种,分明就是给别人一点打圆的机会。
周洋,池上的人是不够多,他手上的人要是够多的话,比如将他山寨里的人给调过来,他有信心,只需要一个时辰就可以将这两个据点全部给拔了。
所谓的围点打圆,指的是包围某一个点,然后慢慢的消耗这个点里面的兵力。
另外在半路上设卡,来拦截和击杀前来救援的敌人,这就叫围点打援。
好在周洋没有那么多兵力,而且他现在的时间经历等等,也不具备攻打这个地方的条件。
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两个,第一个是击杀毒枭苏山成,另外一个就是尝试着能不能炸毁那个加工厂。
周洋拿着望远镜一通乱瞅,没一会功夫,他就将这个据点给看的差不多了。
可能是调走了一部分人的原因,所以这个据点里的人最多也就200多人。
那么这样一来,周洋晚上的偷袭计划就可以实施了。
如果人太多的话,估计唬不住对方,只有人少才可以。
毕竟有重机枪,有冲锋枪,还有迫击炮,手雷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