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 第675章 大迁徙

第675章 大迁徙(2 / 3)

上的消耗,朝廷这边负责支付。到达地方,会有三个月的时间,专门学习说汉话,同时知道如何集中养殖家禽,牲畜这些。

一定比例的男丁入伍,组建乌桓骑兵队,主要是在草原那片区域巡逻。

有特殊技能的,比如养马和驯马,比如会医术或者其他技术的,还会特别优待。比如去深造,比如安排个不错的工作。

乌桓的孩子义务参加学习,学习汉话以及其他知识。

六年教育之后,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开始工作,或者去参军,都由孩子自行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孙乾表示,乌桓人可以参军,可以参加科举。科举考过的,也能和别人一样当举人,当进士,然后出仕为官。但现阶段,最多允许是军官,或者到地方警察,武警里面任职,也可以是吏员,但不能直接当官。

楼班的乌桓单于,改为乌桓族大族长,名誉性的玩意,没有半点用处。有义务协助大汉招抚乌桓族人,相对的,楼班的家人参加科举,从军都有一定的优待。

“大汉推崇军功,只要军功达到一定程度,封王都是可以的。”孙乾蛊惑道,哪怕心里很清楚,大汉对乌桓族军官的限制,并不小。

明面上不说,就如同朝廷永远不会告诉考生:我们其实是根据不同州的情况,来录取进士,而不单纯看你们的成绩。

毕竟总不能出仕为官的,都是并州人,其他州都不给个机会吧?人家应考能力强,你们考不过怎么办?朝廷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只能按照比例录取,所以并州比例外的那部分考生,哪怕比其他州的考生成绩要好,对不起,总要给对方一个机会。

问题这种事情,当然是不可能放在明面上说的。

果然,被孙乾那么一说,顿时激起这些乌桓贵族们的好胜心。本身他们就从军,有这方面的经验。估计安顿下来,很大概率就会重新去参军。

于是,扣除留在乌桓原本地盘的族人,大部分的人都带着对未来的迷茫,以及些许的憧憬,开始踏上迁徙之路。

又过了几天,乌桓的地盘里面,来了一些汉人,表示这里以后归辽西辽西郡和右北平郡和渔阳郡统御。同时,要在这里建设大概两到三个县。

说到底,这些就是新县的县长,以及其招募过来的官吏,一部分没有招募,打算在乌桓这边看看。另外县尉麾下的武警部队,也会在乌桓人里面招募。

朝廷就一个意思,不要歧视,也不要差别待遇。人家并入进来,就要一视同仁。暗中肯定有暗卫在监督,至于这些县长会不会作死,那就看他们的表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