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集装箱上算是最有经验,批量集装箱迁移,之前做了很多次预演,大家做起来也十分有序,总是8100个集装箱在命令下达后。
2小时内搬运至港口,运输船接到搬运指令后,船只入港,集装箱开始搬运。
最后一个集装箱入港,搬运也即将完成,全部时间紧紧用时2小时25分钟,这个数据让刘东也是咋舌。
指挥中心迁移,涉及到很多的部署,战士们对指挥中心的保护撤离,指挥中心痕迹清理。
直升机运输,反正整个过程中,指挥官只是一个命令,其他的部署都是随走随命令。一次40公里的指挥部迁移紧紧用时35分钟,部队也是快速分散,快速集合。
部队突然遭受袭击,情况就比较特殊,所有人都是先逃跑,一边跑一边组织交叉掩护,撤离中消耗敌军的战力,智能系统也可以给予准确的火力配置计算。
都是通过声音系统分析,包括几点中方向?武器是什么样的?大概攻击人数等;
后来演示部队突然撤离,一营的官兵没有接收到撤离命令,看战士们和指挥官的决策,会如何操作?
一个失联的营级指挥官,紧紧5秒的时间,命令所有人用集装箱集合,组织防御。
这个反应结果还是很另指挥中心满意,没有立即宣布撤离,也没有慌乱,先是组织防御,部署武器销毁,陆续撤离的命令,中间还有很多次间接配合演习。
次日再次演戏,指挥官系统完全损坏,看士兵们的反应。
这次更是让杨远明目瞪口呆,因为士兵完全没有慌乱,通过通讯系统联系,用系统民族投票的方式,来做决策,向医护团靠拢。
杨元朗感叹道:“这样的部队才是祖国未来的希望,现在看这套系统还是很成功。”
刘东摇头道:“还是看最后一个科目,多兵种的配合作战,将班大散,一个连里,每个班随即抽选一人,不给任何命令,只有向一个目标攻击的指令。”
这时作战大厅里,突然传来远方的声音道:“这个办法好,一旦没有了指挥,他们是否有配合完成任务,是一次任务胜利的关键,抓紧时间执行,我们这帮老头子看着呢。”
杨明远随即抽了48八个战士,都没有班长经历,看看他们反应如何,谁也没有想到,这48个人意见一致,都是问谁是炮兵。
找到炮兵48人,相互交叉安排潜入任务,用步炮协协同的方式,解决指挥中心。这个方法让燕京的老家伙们,也是极度无语的状态。
48个人,用时15分,成功击毁敌军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