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的建设与维护,投入也是相当惊人,嘉道理家族在这个运作过程里,他们可以随意调配中华电力的储备金,到底有多少用在了公司业务上,又有多少进了私人腰包,那就是一笔糊涂账了。
如今丁贤接管了中华电力,他的经营主张绝对不会像嘉道理家族那样保守,中华电力的每年利润,在确保足够应付香江电力的增长需求外,他会把其余储备金全部投资到海外的电力市场上。
新西兰发电厂仅仅是踏出海外的第一步。
丁贤把自己的远期构想与霍健宁大致讲了一遍:“中华电力在香江经营将近一百年,本埠发电厂与输电网络已经非常成熟,完全有实力向海外拓展,壮大自身规模,等你熟悉了工作后,要做基建规划,重点是电厂能源基建、输电线路基建、港口基建、交通基建、水处理基建、屋宇基建,给将来去海外建设发电厂做准备。”
霍健宁听了以后,随口提到:“青洲英泥里边有基建部门,主要从事楼房港口与交通,可以把青洲英泥的基建部门并购过来吗?”
丁贤回道:“我认为直接并购青洲英泥更合适,但这件事并不着急,毕竟我们是青洲英泥的股东,与长实李生又合作良好,只要我们提出并购提议,李生会成全我们,你先接管中华电力的管理,完善计划书,等时机成熟以后,再让中华电力与青洲英泥合并,重组为一间新型能源集团。”
这就是中华电力的长期发展规划。
丁贤与霍健宁落实完中华电力的各项公务,他找胡慕芳要来云松投资与黑石基金的文件。
这一次收购大酒店与中华电力,丁贤总计投入的现金只有亿港币。
当初为了应付这场收购战,丁贤把1978年度储备的25亿港币全部调用,同时清仓了云松投资持有的几乎所有零散股票。
这些股票都是几年前孟月桢在香江股市所做的投资,先后投入十五亿港币。
其中置地、九龙仓、大酒店、中华巴士、天星小轮、港灯全部买过5%的举牌线,余下都是小额持股,包括新恒基、恒基、新世界、长实等十几支恒生成分股与地产股,这些股票都是普通投资行为。
这次为了给收购中华电力筹足资金,丁贤把小额持股的股票全部抛售,只留下大酒店、天星小轮与港灯。
丁贤把这些股票清仓后,当初十五亿港币的投入,回笼了大约8亿港币。
要说新恒基、恒基这些股票每年都在升值,为什么回笼资金会缩水一半呢?
那是因为当初孟月桢所投资的股票也包括九龙仓与置地,这是两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