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桢瞧了他一眼,问他:“78年咱们家成立慈善基金会以后,优先对教育业进行捐赠,大陆捐了几千万,本埠大学也捐了几千万,你给葡萄牙的母校也捐了很多钱,怎么北美教育就不能捐了?”
丁贤一时没有找到解释的借口。
孟月桢继续追问:“华记旗下产品的利润,一大半都来自北美市场,即使我们从最基础的经营角度去考虑,也应该对北美进行大额募捐,北美市场让我们赚了大钱,我们却做铁公鸡,不愿意回馈当地社会,这讲的通吗?”
确实讲不通。
北美市场造就了华记的金字招牌,华记理应给予回报,将心比心嘛。
丁贤回答:“我不是不愿意回馈,而是我认为回馈的方向应该多元化,孤儿院、老人院、疯人院,这些都是我们做慈善的地方,不需要对北美大学区别对待,稍微给一点资金就可以,不用大额捐赠。”
丁贤为了经营考虑,愿意对北美进行全方位的慈善活动,但他会把慈善基金分散开,绝对不会对北美教育无节制的撒钱。
孟月桢听了他的话,并没有强求什么:“那好吧,既然你不愿意捐五百万,那咱们就捐一百万。”
做生意做到丁家这样的程度,他们从事慈善活动的目的已经不单纯。
像是孟月桢提议去哥伦比亚大学捐赠,她的出发点是为了闺女丁姗的社会美誉度,以及未来丁姗在北美的社会地位。
不管孟月桢再善良,她都不可能大公无私,毫无私心的回馈社会,这根本就违反人性。
前世北美的超级大富豪们,首富比尔盖茨,二富巴菲特,全都口口声声要把99%的财富捐出去,不止他们自己捐,同时号召全球富豪一起捐,他们是真捐吗?绝对不可能!
他们仅仅是把财富转移到了慈善基金会里,名义上他们把财富捐了,实质上这个基金会的管理人仍旧是他们家族在担任,他们的子孙可以世世代代掌管基金会里边的所有财富使用权。
他们之所以挂上一个‘慈善’的名号,完全是为了躲避遗产税,他们是为了让后代子孙更加安稳的继承财富,因此才成立了慈善基金会。
看上去是不是很讽刺?
并不是!
至少这些富豪们愿意做一做表面工作,并且愿意从他们所有财富里拿出一部分,回馈给社会大众,只要他们维系了慈善的实际活动,那么他们的行为就值得肯定。
孟月桢对于丁家‘丁贤慈善基金会’的看法,就与比尔盖茨、巴菲特们一模一样。
在孟月桢的观念里,丁家财富是儿子辛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