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南洋风云1864 > 第618章 巴尔干火药桶引信点燃

第618章 巴尔干火药桶引信点燃(5 / 7)

部分沿地中海地区,包括面积广大的法属阿尔及利亚都已盖棺定论,法国人经营了二百多年,根本就插不上手。

法国统治着摩洛哥的大部分国土,德、英、意、西等国都想扩大自己在摩洛哥的势力,矛盾由此产生。

法国为了巩固自己在摩洛哥的“特殊地位”,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

1905年1月,法国向摩洛哥苏丹提出一个对其行政、军事、财政的全面“改革”方案,接受这个方案无异于承认法国的保护权。

德国决不容许法国独自占领这个地中海上重要的军事基地和铁矿产地,于是决定破坏法国的计划,直接动用军事力量。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的丹吉尔港,发表挑衅性演说,提出要“维护”摩洛哥的主权和独立。

德国人大动干戈的向美、英、法、楚、西、俄等国照会,指责法国违反了马德里公约(1880年签订),并以直接发动战争相威胁。

这副架势,简直一言不合就要开打。

彼时,法国完全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考虑到这时发生战争将对自己极为不利,被迫决定让步,先把关系缓和了下来。

德法两国间的矛盾并没有就此停歇下来,而是被冷藏了。

在恰当的时机

仇恨的种子便会迅速的生根发芽,从而引爆德法两国间的旧有矛盾,形成一场波及全欧洲的全面大战。

这样的可怕前景,一直笼罩在欧洲人头上。

1911年4月,摩洛哥首都非斯爆发反对殖民统治的人民起义。法国以恢复“秩序”和保护侨民为由,出动军队占领非斯。

德国顿时怒了,威廉二世决不容许法国独占摩洛哥,立刻命令德国海军采取坚决之行动,表明德国立场。

7月1日,德国炮舰“豹”号驶进摩洛哥的阿加的尔港,随后德国巡洋舰“柏林”号出现在摩洛哥海面。

彼时,德法战争再次迫在眉睫。

英国决定支持法国,并声称在摩洛哥问题上,英国与盟友法国站在一起,不惜与德国一战,随后楚国和美国也发表公开立场,与英法保持一致。

在英国,楚国,美国共同的压力下,德国不得不同意与法国谈判。

11月,双方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法国为摩洛哥的保护国,法国则把法属西非殖民地的一部分割给德国作为“补偿”。

摩洛哥危机尚未过去,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之间又发生了战争。

这是意大利眼馋奥斯曼帝国实力衰弱,一副好欺负的体质,忍不住动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