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集了总数高达5.33万人的志愿者,组成澳新军团,正在通过各种渠道送往欧洲,参加空前规模的欧洲大战。
华人青壮应募的总人数只有7749人,与其在当地人口中的占比严重不符。
这也是导致维多利亚州白人占比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被抽血的太狠了。
大楚帝国虽然没有参战,但也没有拒绝英国人用优厚的条件募兵,总有一些渴望冒险,酷爱战争的青壮年热血上头,想要在欧洲战场上一试身手。
对这类志愿者,帝国政府秉持着不支持,不提倡,不负责,不阻拦的原则,尊重个人的选择。
来自欧洲连篇累牍的惨烈战况报道,有效的遏制了帝国内青年参战的热情,总体数量可控。
欧洲全面爆发战争以来
仅半年的时间,交战双方就付出了数百万人伤亡的重大代价,一场重大战役动辄伤亡数十万人,战争之惨烈和规模之宏大,确实让很多华人青年清醒了。
就如同报纸上经常说的那样,这是“一场欧洲白人之间的战争”,“强壮的公狼向头领发起的挑战”,没必要掺和进去。
倒是众皇子们在海外的行动,经过新闻舆论媒体的报道,很快引燃了国内民众的热情,愿意追随冒险者甚众。
这一次被称之为“皇子远征”的行动,因为在阿拉伯半岛的旋风般胜利,瞬间热度飙升,成为帝国臣民津津乐道的新闻热点。
受益于此
随后向南美洲进发的诸皇子队伍又庞大了不少,很多华裔冒险者呼朋唤友的参与其中,狠狠的壮大了一波声势。
正在集结中向西非进发的诸皇子受益最大,前来报名者络绎不绝。
欧洲大战在美国也引发了巨大反响,自愿前往欧洲参加战争的美国青年不在少数,很多都选择加入了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军队。
这是因为在美国,来自上述操着德语国家的移民数量众多,约为移民总量的三成半以上。
这一现象在美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加剧了国内的分裂,不满情绪一浪高过一浪。广大德裔移民遭受到了全社会的打压,排挤和藐视,很多德语学校、教堂被关闭,说德语遭到殴打和谩骂,大量的德裔工人被解雇等等。
在欧洲空前规模的全面战争中,各国都选择了站队。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一边紧盯着欧洲战事,一边开心的数着钞票,心情别提有多好了。
战争让大楚帝国的股市暴涨,从金融机构,工厂到数以百万计的牧场和农庄,都享受到了这场战争的巨大红利,生活水平飞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