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江南党,攻讦忠良,共同进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
否则的话,他们也不能轻易罢掉俞大猷。
朱翊钧相信,如果这群人的朋党再扩大,他们甚至敢换掉皇帝!
这群人!
该杀!
朱翊钧,杀心已起!
他不怕背负千古骂名!
他也不怕史官们罄竹难书,他做得了皇帝,就担得起千古骂名!
此时此刻,朱翊钧正酝酿杀机的时候。
三百里外,山海关。
战火弥漫,烟尘滚滚。
负责守卫山海关的将士们,已经在关隘之上激战敌军七日有余。
一名名大明兵士伤势不一,鲜血浸透了布条。
但他们却没有一人退下关隘城池。
只要他们还能握紧长刀,拉开弓弩,为守卫山海关献出一份力量。
那他们绝不会退下城池。
李成梁、李如松父子生活起居皆在城池之上,与将士们生活在一起。
一袭甲胄,从未褪下。
李成梁行走于城头上,检查着将士们的伤势,准备着防御敌军再一次的猛攻。
“父亲。”
李如松匆匆走上前来,面色凝重的说道:“父亲,我军尚有一战之力者不足三万人,加上城中百姓,最多再能坚持五日……”
说至这般,李如松亦渐渐沉默下来。
鞑靼王子亲率三十五万大军突袭山海关。
纵有关隘上的优势,可面对这如同人海般的敌军,怕也难以抵挡下敌军进攻的步伐。
“十五日!”
“无论如何也要抵挡十五日的时间!”
“山海关绝不有失!”
此刻,不单单是李成梁,甚至在场每一位将士,都已做好了必死的决心!
在他们的身后,是万万黎民百姓!
一旦山海关失守,山河破碎,万千家庭破碎!
“报!”
一名兵士匆匆冲上前来,单膝拜道:“将军,探子来报,鞑靼大军正在重新整军,意有一举攻破我山海关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