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位列于朝班两侧。
朱翊钧坐身于龍椅上,环视朝中文武百官道:“众爱卿可有本要奏?”
话音落下之际,戚继光率先从朝班中走出,拱手拜道:“启奏陛下,臣有本.......”
朱翊钧定睛落在戚继光的身上,微微颔首道:“准奏。”
戚继光朗声说道:“禀奏陛下,臣奉陛下旨意,招募海军将士。”
“现今大明海军已有七万余人,时经数月训练皆已掌握海上技巧及作战!”
“臣请旨,由臣亲率将士们出海训练。”
“七万海军!”
大臣们失声惊呼,难以置信的望着戚继光。
当年太祖皇帝命郑和下西洋,哪怕他们并未看到当时之景。
但亦从书籍上感受到当年的盛大景象。
可那也仅仅只是在太祖皇帝及宣宗皇帝两朝。
至此之后,大明朝出海一时,便渐渐陷入于搁置状态。
其原因,无外乎朝廷已经没有多余的银两去支撑出海一事。
若非皇帝仁治圣明,怕是在这一朝都将无力在支持发放水师俸禄。
但现在,大明朝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至七万海军。
无疑是旷世圣举!
朱翊钧闻言,微微颔首道:“工部尚书何在!”
吕调阳闻言,忙身从朝班中走出,拱手拜道:“臣在。”
朱翊钧面色威严道:“现今工部之中有多少战舰?是否能支持七万海军全部下海?”
吕调阳沉吟半许,心中估算一番后,恭敬说道:“回禀陛下,现今我大明朝共有战舰一百三十余艘。”
“其每艘战舰最多承载海军人数约有五千余人。”
“而主舰最多能够承载七千人左右。”
“常规战舰每艘战舰有火炮十六门,两翼各八门。”
“其火炮射程最远可达将近十三海里左右。”
“主舰可装载火炮十八门,乃至二十门,其射程最远可达十五海里。”
“虽说在火力及承载量上有着显著的增加,但速度上并未因此而有所减慢。”
“臣已大致估算过,按照推算来看的话,每日航行足以达到一千五百海里!”
当吕调阳说出这番话时,满朝寂然。
承载七千余人,火炮二十门!!!
什么概念!
单是这一主舰,便足以称得上是一支大军了!
并且航速还是如此之快!
甚至就连戚继光都难以相信,此刻的大明朝竟然会有着如此恐怖的海上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