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已经陷入半停滞状态。”
根据投资协议。
利晶集团的相关研发团队,后续会加入薇晶半导体。
“40纳米,还不错。”
虽然说,泰机电、叁星等都已经实现28纳米的量产,正在紧锣密鼓地向更先进的14纳米制程进发,预计很快就将实现突破。
但是相比国内的中鑫、哗泓,已经是非常领先了。
只要能够挖来梁崧,再抓住未来十年智能手机大爆发的风口,张硕有理由相信说,薇晶半导体能够追上泰机电、叁星的步伐。
哪怕说无法完全赶上,只要能实现7纳米量产,那也是功德无量了。
吕凯继续汇报,“根据利晶集团方面的初步测算,筹建一条40纳米晶圆代工生产线,预计需要投入130亿左右的资金。”
这也是为什么,利晶集团愿意跟稻穗集团联合筹建薇晶半导体。
实在是太烧钱了!
光是一条40纳米的生产线就需要耗资一百三十多亿,更为先进的28纳米生产线那更是需要两三百亿的投资。
总之一句话,越是先进的制程,建厂成本就越高。
像原时空的泰机电,为了保持在3纳米、2纳米高端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惜在全球砸下超过六千亿的资金,用于筹建相关的晶圆厂。
可见是个无底洞。
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即便是晶圆厂顺利建成之后,也并不意味着说,很快就能实现盈利,收回之前的投资成本。
新厂很可能因着极低的产品合格率,而常年处在亏损状态。
这就很坑了。
真就不是一般的企业,所能够玩的转的。
“一百三十亿,还能接受,告诉林正东,尽快启动薇晶半导体的筹建工作。资金方面,集团总部全力支持。”张硕就很大气。
哪怕说。
光是这次跟利晶集团的投资合作,就将耗费一百六七十亿的资金。
但只要开了头,就是值得的。
这么一计算,萌芽账上现在躺着的两百亿现金,就一点都不显得扎眼了,三两下就能被榨干。
不要忘了。
对曰立存储的收购,还在路上呢。
吕凯汇报完,鹿琦跟着汇报,笑着说道:“我这也有一个好消息,庐州方面为了引进软件产业园项目,开出了非常诱人的条件。”
他是在昨天夜里才返回的滨海城。
“哦?双喜临门啊,快说说看。”张硕就更振奋了。
“首先第一条,为了引进软件产业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