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165章 我比老刘先有子

第165章 我比老刘先有子(6 / 10)

自己就是袁氏的门生。

把冀州让给袁绍的韩馥,也说,“吾本袁氏故吏,度德而让。”

此外,天下间唯二的四世三公,弘农杨氏,跟袁氏还是姻亲关系。

所以,汉末家族,真的是一个庞大的关系网。

刘备是帝室苗裔,汉左将军,其夫人是袁氏嫡女。

光这一层背景,就值得王朗力荐华歆,向徐州投诚。

他们豫章本郡有不少官员,都是袁氏故吏。

既然老刘家与老袁家有这样一层关系,袁术的族弟袁胤又已经向徐州投诚。

那为什么豫章不紧随他们的步伐呢?

“今左将军上禀朝廷之命,下奉献黎庶之托。”

“为天子、朝廷安定淮南。”

“若能举豫章之土,献予河南,也是华某之幸事也。”

终于,华歆被王朗说动。

决定举豫章之地,向河南投诚。

“只是未知谁人可为我出使徐州,面见李子玉。”

“……便由朗亲自去吧。”

王朗一拱手,“吾久闻李子玉贤名,其以少年之纪便为刘营谋主。”

“如今未至而立之年,便督淮南军政,节制两郡人马。”

“这样的奇才,一定能够意识豫章的战略价值。”

这也是王朗再寻找一个脱身的机会。

他自败给孙策后,孙策想让为自己效力,王朗不肯。

于是孙策便不许王朗离开江东。

倒也没软禁他,只是不许他过江。

王朗来找华歆,本也是想向他求助。

希望他这个一郡长官儿,帮他一把,帮他潜逃出长江。

华歆毕竟是郡一把手,想办法送出去一个人还是没问题的。

且他与王朗是故交,关系很好。

有了王朗的保证,华歆心中也宽慰了不少。

“……如此最好不过,景兴到徐州时,一定要仔细探查李翊为人。”

“切莫使豫章所托非人,否则华某罪过大焉。”

华歆再三叮嘱,王朗连连保证。

随后,华歆秘密安排船只,把王朗送入长江。

自己则回复虞翻,表示须要先考虑考虑孙策的请求。

这是他的拖字诀。

同时,华歆也抓住了孙策的软肋。

孙策此时远没有历史上那么强大,却不得不提前拉拢华歆。

因为他接下来要出兵荆州。

豫章,尤其是治所南昌县,可以作为重要的后勤补给地。

孙策现在也不敢乱来,害怕把华歆逼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