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不是李郯侯送来的文书,我连令郎都救不了。”
“《中庸》言道,君子素其位而行。”
“张某并非一郡之才,这长沙太守之位已坐了些年头,实该让贤了。”
“虽然如此,张某却也能以己之力,为生民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毕竟不论治世乱世,世人总受病苦……”
“黄老将军便去救社稷江山,张某便去救生民百姓。”
“能救一人,便救一人!”
张神医……
黄忠听到这话,心中也觉酸楚。
他自觉自己比不了张仲景伟大,张仲景才是真正的心系百姓。
愿意辞下官位,去救万民。
但他,被张仲景捧成是救江山社稷,属实是抬举他了。
黄忠其实也只是素其位而行罢了。
哪里立下过这般远志?
若谈救万民于水火,他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还里考虑过这些。
纵然想过,现在的他又还能做些什么呢?
毕竟到了他这个年纪,之后还能往哪里升官呢?
“好了,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老友多珍重。”
张仲景说完,便转身去收拾东西了。
只留下黄忠兀自在原地凌乱,心中五味杂陈。
“……大人。”
黄叙自病床上爬起,黄忠连忙过去将之扶住。
“叙儿你适才没听张神医说么?身子未好,不宜轻动。”
“……大人,孩儿,孩儿也想随张神医去往徐州。”
什么?
黄忠听到这个儿子这个决定颇感惊诧,“你怎么?”
“……大人不是常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吗?”
“孩儿只是想去徐州见一见恩公。”
黄叙解释说道。
黄忠闻言,点了点头,轻抚黄叙额头道:
“叙儿有此感恩之心,也不枉为父平日教导。”
“……罢,既然叙儿想去,父亲便陪你同去!”
真的?
黄叙闻言,又惊又喜。
“可是,大人身为中郎将,掌长沙兵务,哪里好随意离去?”
“……不妨事。”
黄忠摸了摸黄叙的发顶,“我只以故告刘将军,离开些时日,碍不得什么事儿。”
“况你身子清弱,为父哪能让你单身去徐州?”
“再者说,张长沙与为父是多年的老友了,今当远离,岂有不相送之理?”
黄叙大喜,能跟父亲在一起,便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