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管谁胜谁负,主公都可坐收渔翁之利。”
“岂非是两全其美之策吗?”
袁谭大喜,握紧拳头,连连道好:
“妙计!妙计!”
“若袁尚胜,我却攻其后背,彼必落入我手,父爵可得也。”
“若李翊胜,我便趁势收兵回去,抢占邺地。”
“彼时袁尚有家不得回,须也得将大位让与我坐!”
言讫,袁谭握住郭图的手,谢道:
“公则不愧为吾父首席谋士,果真是智计之士也。”
郭图拱手一揖,谦虚道:
“愿为主公效劳。”
“……哈哈哈,好好好。”
袁谭拍了拍郭图的肩膀,“公则可为吾之子房也!”
“待吾承继大位,汝当头功。”
商议既定,袁谭即作书送往袁尚处。
时袁尚仍在大兵围困魏县,与张郃不死不息。
这时,才有探马来报知袁尚,说李翊的大军已经到繁阳去了。
袁尚闻言大惊,顾左右人叹道:
“李翊用兵,何以如此神出鬼没?”
“想吾在魏县用兵多时,竟全然不知彼已到了繁阳。”
众皆摊手表示不知,只安慰袁尚道:
“李翊此人,本就惯于用兵。”
“先公在时,亦忌他三分。”
“主公与他交兵,须万分谨慎才是。”
袁尚一颔首,回头望了眼身后岿然不动的魏城。
强攻了几日,依然不见落下的苗头。
如今又被告知李翊已经绕到繁阳后路了,一旦繁阳失守,河南大军就能长驱直入,直到邺地。
虽然心中不甘,但袁尚此时也只能无奈下令撤军,回去救繁阳。
大军未行两步,迎面正撞着一哨骑,正是袁谭所部。
哨骑将书信送上,袁尚览毕。
其书略曰:
“我铠甲不精,故前为李翊所败。”
“今翊军退,人怀归志。”
“愚兄以为,及其未济之时,出兵掩之。”
“必能令其大溃,此良策不可失也。”
“惟贤弟审度之!”
袁尚看罢书信,大喜过望:
“李翊军撤了?”
“今吾若能趁其无备,一举击之,必获成功。”
左右人纷纷劝道:
“李翊诡计多端,不可轻动。”
“彼既然撤退,正好坚守。”
“况我魏地麦谷已为贼所抢,不宜再战。”
“先遣人至别郡调转粮食,再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