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此乃上策。”
袁尚大怒,叱左右道:
“李翊军拔营而退,待吾到后,自见分晓。”
“彼抢麦谷,运车千乘,必走不快。”
“我若乘势追之,岂能不胜?”
“吾父在时,正因缺乏魄力,才有官渡、仓亭之败。”
“尔等畏翊如虎,奈天下笑何?”
袁尚骂众人之余,顺道还损了一句袁绍。
这其实是新君登位的常见手法。
每当一个统治者上位时,都要推到上任统治者的一些做法论断。
为的就是削弱他的权威,从而巩固自身的统治。
最典型的就是孙权上位,做了大量的“去孙策化”。
这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不可不尝。
袁尚乾纲独断,撤去了魏县的重围,率军赶去繁阳。
果见着繁阳守军尽数退去,遂下令全军赶去追击李翊军。
古代追击撤退的敌军是很常见的行为。
别说撤军了,其实在很多时候,正常的行军都是不会披戴铠甲的。
因为行军是非常辛苦的,你让士兵披着铠甲行军,保管给你累死在半路上。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去追击别人撤军的部队。
像曹操荥阳之战时,被徐荣暴打。
曹操作为追击方,他反而是没有披戴铠甲的那一位。
等遇着徐荣后,临时叫人披戴好铠甲。
但徐荣作为老兵油子,早就准备好了。
直接打了菜鸟曹操一个措手不及,几乎全军覆没。
袁尚笃定李翊不可能率大军撤退,还披铠甲斗具,这才敢整军去追。
时李翊领兵撤去了繁阳的重围,并屡行承诺,退避三舍。
下令将粮车置于中军,令黄忠、赵云殿后。
黄忠独子黄叙亦随军出征,靠着父亲的关系,他在军中谋了个行军主簿的职位。
他骑在马上,用毛笔清点着此次抢割的麦谷。
在清点完毕之后,不禁露出惊奇的目光,一脸兴奋地找到李翊,冲他说道:
“……先生,先生!”
“此次抢割的麦谷,比估算的还要多。”
“除够我军此次征伐所需之外,还能有不少富余,送去徐州。”
黄叙十分崇拜的看着李翊。
此次行军,他全程参与。
亲眼目睹李翊如何用兵,将袁尚耍的团团转。
真的是指哪打哪,让袁尚去打哪就去打哪。
这便是先生常说的,打仗的最高境界,就是指挥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