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凤凰传奇:歌手翻车,求我们出战 > 第339章 吹毛求疵的各领域专家

第339章 吹毛求疵的各领域专家(2 / 3)

也有气势磅礴的史诗巨制。

对作品整体立意、传播力、艺术水准等等进行反复揣摩。

出来的这十首,就是他认为最好的作品了。

有专家们组成的评审会齐聚一堂。

叶知新让秘书播放这十首作品。

第一首,是沈曼雨的《遥远的呼唤》。

悠扬的旋律流淌而出,配上沈曼雨天籁般的声音。

歌词如诗如画。

曲毕,会议室里并没有掌声。

古籍文献学泰斗轻咳一声:

“演唱无可挑剔,词作也算精美。

但还是显得过于单薄,流于表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跟着摇头:

“歌曲是有美感,也融合了一些传统元素,但情感不够深邃。

只是展示演唱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历史的敬畏。”

音乐学家补充道:

“编曲上力图做到古今融合,但并未真正达到化境。

传统乐器的运用,更像是为了点缀而点缀,不能融入到整体的律动之中。”

叶知新皱眉,他觉得《遥远的呼唤》已经非常优秀。

还是未能通过专家们的考验。

这群老教授们的标准,很严苛。

第二首作品,是来自凌远的《大河人家》。

充满年代感的旋律响起。

凌远的声线很有辨识度。

描绘着黄河两岸人家世代流传的故事。

播放了不到一半,就有专家轻叹出声。

“情感很深厚。”

“以小见大,很好。”

音乐学院的资深教授却直接了当地评价:

“这首歌听起来,太过怀旧了。

既没有古代的传承,也没有现代的元素。

很难体现出我们文化的源远流长。”

历史学家也摇摇头:

“感情充沛。

可若是作为代表华夏五千年的主题曲,未免显得小家子气了些。

仅以一地一河之家常事,怎能概括华夏文明的宏大?

这在立意上,显得不足。”

他这话一出,很多专家纷纷点头,深表认同。

叶知新挑选出的作品,都是很优秀的。

但好像很难满足专家们苛刻的要求。

第三首作品,吴关的《盛世》开始播放。

前奏刚响起的时候,会议室里出现了一点小骚动。

磅礴的编曲,古典旋律与现代电子音效巧妙融合,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视听冲击。

歌词也极美,朗朗上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