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我有一个小世界 > 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三生有幸

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三生有幸(5 / 11)

。不能用这种教育模式去套哪所学校和哪位教师,硬说某校是素质教育或应试教育,硬说某老师是在搞素质教育或应试教育,而要实事求是,科学分析,耐心引导,不能采取强制性的态度和做法。也不能借素质教育反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其实,我国教育有许多传统的好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加科学化。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因此,在教育方式上面,我们要做到不同的对待。

那怎样才能充分挖掘和培养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怎样才能处理好个体发展与群体教育、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呢?

我国近年来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强调因材施教,但大多数学校又都过分重视升学率,惟成绩是瞻,成绩就是法宝,教师的业绩、教学的评估都以成绩高低来衡量,在如此重视成绩的情况下,教师们的精力都集中在了书本、成绩,厚此薄彼,抓群体而忽视个体,犹如一辆割草机,齐刷刷的过去,枝条没有了,个性没有了,只有方方正正、千篇一律的规格。

从这里可以看出,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已形成矛盾。

古人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难道现代社会就没有这样的现象?

有一些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在其他方面却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例如唱歌、跳舞、体育、绘画、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等,但因为缺少真正的伯乐来发现、鼓励、培养,在成绩大于天、“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的命根。”的思想支配下,特长爱好得不到发挥、得不到锻炼,逐渐沦落为班上的差等生。

国家推行基础教育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明显:应试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质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举步维艰,而素质教育搞不好,因材施教就是一句空话。

在现阶段,人的成长与谋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们总是根据谋生利益最大化来规划其受教育过程的。

既然社会上越来越多被看好的职业岗位设置了学历高门槛,那么必将引导人们选择上大学上好大学来圆自己的人生梦,引导人们在高考前的十余年间,争取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并力争成为一次次考试成绩的领跑者,如此一来就是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而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适合普遍的需要了。

基础教育多年来大都是为构建教育“金字塔”服务的,单纯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