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一旦把百姓都迁走,河南就会变的空空如也。
如此一来,李自成的队伍就失去了兵力来源,无法继续壮大。
所以,崇祯在经过一番权衡之后,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同意了这个计策。
并且当天下午,内阁就准备好了圣旨,迅速发往了各地。
接下来的几天里,天气愈发凉爽了起来。
京城周边的树木渐渐泛黄,就连那煤山上赫赫有名的歪脖子树,也未能逃脱这秋意的侵袭,叶子慢慢由绿转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而伴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这也预示着冬天已经近在咫尺了。
更何况大明如今正处于小冰河时期,气候异常寒冷,一旦入了秋,就应该早早地开始准备过冬的物资了。
京城百姓们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京城内呈现出了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棉花、煤炭、木材、蜂窝煤等等所有的取暖物资都成了抢手货,全部都快卖的脱销了。
特别是蜂窝煤,更是备受百姓们青睐。
即便京城里已经有不少商家从事这个行业,开设了大大小小的蜂窝煤作坊,可蜂窝煤还是卖得极其紧俏。
这是因为百姓们来买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几百块几百块地买,仿佛生怕买少了,这个冬天就会挨冻似的。
要知道京城可是有着一百多万人口,这么多人所需的蜂窝煤数量,绝对是一个庞大到惊人的数字。
因此所有的商家也都在加紧生产蜂窝煤,以保证供应。
不过好在总体来说,京城的物价还算平稳。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大明国营商铺,近半年以来,大明国营商铺一直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严格控制着京城的物价。
那些商贩要是胆敢把东西的价格定得太高,老百姓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到大明国营商铺前来采购东西。
而且大明国营商铺是由国库直接供货的,货源充足,也不存在什么断货、缺货的问题。
这就导致商家们要是想继续做生意的话,价格方面肯定不敢高过大明国营商铺。
不过朱慈烺还是十分体谅这些商人的,因此控制物价的时候也会给他们留足一定的利润,以确保他们能继续把生意做下去。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依旧有一些穷苦的百姓无法顺利过冬,朱慈烺还特意下令在各地新建一些房屋。
这些房屋的内部布局有点类似于大通铺,一排排整齐地排列着。
等到下雪的时候,屋里时时刻刻都会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