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更书站

繁体版 简体版
六更书站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265章 李自成:潼关他娘的太难打了!

第265章 李自成:潼关他娘的太难打了!(7 / 8)

蜂窝煤用来取暖,以确保住在这里面的人不会挨冻。

不过,这里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进来的,只收留一些无家可归的人。

而且在这里每天还供应三餐,不过在这里就别想吃得太好了,每天三碗稀粥,保证清汤寡水,只能维持一个人活下去而已。

但这并非是因为朱慈烺心狠,故意苛待这些百姓,而是他心里明白,要是这里吃得太好的话,那些本来家里有粮,可以顺利过冬的百姓肯定会眼红,说不定就会聚集到这里来。

这样一来,就会给朝廷带来很大的负担,也违背了朝廷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的初衷。

所以,必须把这里的条件搞得艰苦些,才能让那些真正走投无路的人得到救助。

与此同时,京城的水泥路也在如火如荼地修建着。

工部的官员们心里都清楚,入秋之后马上就要下雪了,一旦下了雪,施工就会被迫停止,所以他们必须赶在下雪之前修建完京城的道路。

不然完不成任务,工部可是要挨罚的。

毕竟之前工部可是承诺过,会在今年下雪之前修建好所有的道路。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工部简直是忙得不可开交,所有人忙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原本的计划是只在白天干活,晚上不用干的,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搞成了二十四小时轮班制。

晚上的时候,工地上就使用了烛火、灯笼等等一切照明物品,将整个工地照得亮堂堂的。

然后工人们分工明确,有的搬运石料,有的搅拌水泥,有的铺设路面,忙得不可开交。

虽然可能会影响一些百姓的休息,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好在最近没有下雨,所以工程也没受什么影响,进展的还算顺利。

总的来说,再过一个月左右冬天就会来了,到时候京城将会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这个寒冷的季节。

这一天,兵部尚书李邦华正在内堂专心致志地处理公务。

内堂里十分安静,只有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

突然就在这时,一个官吏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手里还紧紧拿着一封书信。

“大人,这是从宣府发来的奏疏,请您过目。”

官吏说着,双手将书信递到了李邦华面前。

宣府发来的?

李邦华听到这话多少有些意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书信。

也不怪李邦华会感到意外,毕竟现在所有涉及军情的奏疏到了京城之后,大多数都会直接送到东宫,由朱慈烺亲自过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