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立的朝臣们也开始缺席,不再上朝了。
夏历960年3月25日
深夜,丧钟敲响。
北王府里战熙默默的在心里数着次数,九九八十一次,陛下驾崩了。
战熙第一时间召集北王府里的众人,交代众人穿素色衣服,今日起府里开始全员戒备,食素49天为陛下守丧。
四位皇子换上了一身全白的孝服,匆匆入了宫。皇宫里全部支起了白色的灯笼,开始为陛下办理丧事,停灵七日是风俗,皇子们都要为夏皇哭临,这一日除了三位皇子,六王爷也一身孝服跪在灵堂。
第二日付丞相开始主持治丧的工作,三日内百官和有诰命的夫人们,都要穿丧服朝夕哭临,王公大臣至宗室公夫人以上在宣政殿前,副都统以上在乾清门外,文官在景运门外,武官在隆宗门外,以次排班随哭。
第四日起,王公百官在官衙斋宿二十七日,以后每日哭临一次,军民二十七日除丧服。音乐、嫁娶,官员之家停百日,军民停一月。禁屠宰四十九日,京城自大丧之日为始,各寺、观皆鸣钟三万杵。
夏历960年4月1日
七日后,送陛下灵柩入皇陵。
出灵那天,先由七十二人皇宫侍卫将陛下的棺木抬出东华门。
此时,皇室宗亲文武百官倾巢而出,按祖制,走在最前面的是六十四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皇帝的仪仗队,有1628人之多,他们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浩浩荡荡,十分威风。
抬棺木的皇宫侍卫,身穿白色孝服,头扎白色绢布,每班有72人,有三班轮流抬送。在棺木后面是全副武装的御林军。然后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和宗室的队伍,车轿连绵不断。
在送葬行列中,还夹有大批的和尚,他们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
整个送葬队伍长达十几里,从上渊到皇陵,沿途几百里,还要搭设芦殿,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
棺木到达皇陵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仪式,才能入葬。入葬后还要举行大型的祭祀仪式,一整套仪式做完要花好几日的时间,皇室宗亲和文武百官没有休息的时间就要快速的离开皇陵返回上渊。这叫慢送快回,从出灵开始到返程整整花费近10日,整个入葬过程才算走完了。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坐上马车开始返程。
返回上渊后,皇宫里的守丧活动还要继续,27日后才可去除丧服,居家守丧要维持到49日。
百官们都能感觉到这次陛下的丧事办的及其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