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环,新帝登基。
本应该在陛下驾崩第二日就举行的登基仪式,因为未立储君而遗漏了。百官们不是不知道,而是没有人敢问。三位皇子执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陛下未倒下之时就已经存在了,陛下倒下之后这种模式也没有改变,直到三位皇子发生口角争执后整个朝堂停摆。
陛下的快速驾崩让这一切雪上加霜般累积着,朝臣们都明白朝堂的状况,现在没有人敢主动提起谁该继位的问题。
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在送葬仪式办完以后反到更突显出来了。七七四十九日未过,到是平和安稳的大家都忙着守丧的事情。
但是有三个人是例外的,就是宏王、三王爷、四王爷都在暗暗储备自己的势力,准备好一举拿下最高的宝座。
宏王向郁国公府和南塘发信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几乎一日几封信的传递着什么。整个宏王府都处于一种紧张的气氛中,就连常年不出府的郁蓁蓁都能感觉到宏王府日日有护卫忙里忙外、跑来跑去。她是不太清楚宏王在干什么?但是她也感受到一种压抑的气氛,她很担心,也很害怕。
三王爷向汝阳将军府走动的也越来越频繁,据说日日有大将们在深夜开会,汝阳将军也召回了不少亲信,汝阳军开始集结。
四王爷的亲信淮源将军也开始调动自己手下的兵力,朝着京都迈进。
夏历960年4月14日
当兵部尚书看到手里的情报,发现不少军队在京都外集结,而且都是无召返京时,整个京都上渊都已经被各路军队包围了。兵部尚书无奈的看着手里的军报,急急的跑去付丞相府,向付丞相禀告自己的发现。
兵部尚书着急的道:“付丞相,臣发现京都周围囤积了大量的兵力,南塘、汝阳、淮源的兵力都非法的来到了京都,丞相我们该怎么办?京都这是要乱了。”
付丞相重重的跌坐在座位上,目光呆滞,声音颓废的道:“尚书可打听清楚了有多少人马?”
兵部尚书摇摇头,“带着明显番号的看的到,可是藏在暗处还有多少人马,未可知啊。付丞相,我们该怎么办啊?”
付丞相两眼无神,双眉紧锁,声音低沉的道:“这都是皇子们带来的兵,现在没有陛下自然就没有诏书,口舌之争,多问无意,乱了,我们也没办法,总不能拿御林军去打大夏的兵吧?何况打谁?三位皇子三路兵力,打谁都是错的。”
兵部尚书也明白这个道理,这才是他也无助的地方,他也有兵权,可是此时却不知道该怎么用?
付丞相继续道:“老臣来写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