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引过去的,就随便找个理由便是,毕竟这类原因实在无法先去追查。
而分尸的条件,首先死者被分成这么多块,那么工具自然少不了。
从资料上表明,有大砍刀和长肋刀的痕迹,长肋刀就是在猪肉摊贩前,用来割肉的那种锋利刀,巨快,割肉很轻松。
另外,还有解剖手术刀那一类的工具,这种工具割开皮肤更快,更迅速。
凶手使用的这些工具,肯定是提前就准备好了的。
另外凶手的熟练度,一定很高,所以凶手在之前就可能经常使用。
这也是后面警方推测会是屠夫或者医生的原因,但根据这条线索,警方并没有查到合适的嫌疑人。
但类似于这样的身份,应该还有附近的厨师应该也能符合这类条件。
长期使用刀具的,都值得怀疑。
甚至餐饮商家后厨,有安全是有可能的。
当时的警方,也是查过的,毕竟宁可查错,也不愿意放过。
但依旧没查到什么结果。
分尸的身份上,李禹大概也倾向于这几类,反正就在这其中。
“咦?会不会是授课老师?”
李禹忽然想到,要是能解剖,肯定熟悉人体构造,最熟悉人体构造的,无非就是生物学科,或者医学类科目了吧。
思考的东西太广了,李禹先把这些都囊括进去。
分尸职业大概能锁定一大群,那么现在就是第一案发现场的问题。
为何警方当时没找到案发现场,这个第一现场,只要是在渝大附近,应该都能被翻出个底朝天了吧,真的有这么费力的?
除非,第一案发现场不在渝大附近……
但若是这样的话,凶手抛尸应该会沿着附近更为熟悉的地方抛尸才是。
就算凶手很自信,想要挑衅警方,也不应该抛尸在渝大附近,放别的更能掌握的地方,那肯定把握更大才是。
只要一个抛尸的垃圾袋拉破,就能轻轻松把尸块露出来,绝对就能被轻易的发现。
这样也能轻易的挑衅警方才是。
李禹越想,脑海里越迷茫,这个案子实在太割裂了。
死者从失踪到发现尸体拼凑,中间相隔了三天时间。
但这里面的信息量,实在太难以捉摸。
主要还是李禹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把动机想明白,所以导致他第一步就有点无从下手。
又大概纠结了十几分钟,李禹有些挫败的放下笔,他对案子的脉络很清晰了,但依旧充斥着迷茫。
所以为今之计,也就只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