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中无人作战体系,就是因为这东西可以以最小的代价代替人。”
“但实际的模拟结果下来,却发现这东西没法完全代替人,想要代替人,成本就得上去。”
“于是,就有了分歧。”
“一部分同志认为,我们应该走在无人作战体系的前列,应该重点提升相关的技术。”
“还有一部分同志认为,这东西就是个一次性消耗品,随便弄弄得了。”
“而你,是这一切的导火索。”
“现在,我希望你这根导火索,燃出一点火星来。”
听了前因后果,林易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如果只是这个,好说。
他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先打开公文包,把昨天连夜写的东西翻出来,放到桌上,然后用力一推,推到桌子对面的郭松眼前。
等对方拿起文件,林易这才开头解释道:
“其实这是一个预期的问题。”
“我先说结论。”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甚至在未来20年的技术条件下,无人设备,也无法完全替代人来操作。”
“无人设备能做的,就是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来进行运转。”
“可以给他的程序加入一些思考的功能,但是,电耗不够!”
“所以各位要做的,首先是降低预期,降低对无人设备的期待。”
“不要期待他完全替换人,我们要期待的是,无人设备辅助人,帮人减轻压力。”
“至于发展路线建议,军用品采购,我建议是量大管饱。”
“甚至哪怕是在未来,无人设备的决定性因素,也是量大管饱。”
郭松把这些话记下,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钢笔在期待这个词上划过,停留了一会儿,又抬起头说道:
“好,假设我们现在降低了期待,以无人机为例,什么样才能算是量大管饱呢?”
这个问题,让林易想起了前世俄罗斯和乌克兰起冲突时,两边都疯狂在浙省进货的名场面。
组织好语言,林易笑着回答道:“一天100万吧!”
他这里轻飘飘吐出的数字,却是让对面的一群人倒吸一口凉气。
即便是一直保持冷静的郭松,在听见这话后,手也忍不住抖了一下。
手中握着的钢笔将纸张划破,划出吱啦一声。
他面无表情地放下钢笔,将被钢笔划破的纸张撕掉,塞进兜里,最后又拿起钢笔,问道:
“你是在吹牛吗?”
“不是!”林易摇摇头,先用手指指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