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然后又抬手指了一下窗外:
“我的工厂,现在的产能是每天1000台左右。”
“这还是刚开始生产,原材料备货不足,销售端不足,各方劣势条件下形成的产量。”
“如果走向稳定,一天,我一个工厂就能出1万到2万台。”
“这东西到时候赚钱,肯定会有更多的公司跟上,也会有对应的原部件零件供应商跟上。”
“在零部件能够满足供给的前提下,按照1000个企业计算,一天100万,每个企业只需要生产1000台就行。”
“别告诉我960万平方公里,找不到1000个能够生产的企业。”
这一次,郭松没有继续追问,而是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了几个计算式。
100万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大,但如果细细划分一下,他突然就发现,100万这个数字并不多。
叹一口气,他把这个数字写到笔记本上,接着又温和地问道:
“你说大型的无人轰炸机有没有搞通?”
“有!”
“那大型无人歼击机呢?”
“也有!”
连续两个有,让郭松十分满意,他点点头,将目光投向左右两边的人:
“我们暂时没什么问题了,得看看空军的同志和海军的同志。”
郭松说完,主动挪动椅子,往后退了半步。
最终,还是身穿蓝灰色的空军代表抢先开口:
“假设,假设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了无人作战体系的建设。”
“在战争一开始的阶段,对方就使出了全频段沉默。”
“那你应该如何破局呢?”
这个问题刚问完,林易立马跟上一个词:“光纤无人机!”
光纤,对普通人而言,这东西很陌生,但是对在场这些人,这个词却并不陌生。
得到林易的回应,刚才提出问题的人再度开口:
“好,使用光纤,的确可以连接信号,让信号保持畅通。”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成本?”
“如果采用光纤,仅仅是光纤的成本,或许就会超过无人机。”
“这东西很便宜!”林易摇头,纠正了这个人的发言,纠正之后,他发现对面这一群人都用不信任的目光看着自己,又轻轻摇了一下脑袋,解释道:
“光纤其实并不贵!”
“现在这东西价格昂贵的原因,是因为研发成本还没有摊平,而且,需要在外面做保护层。”
“用在无人机上面,只需要有中间那根丝就行,其他都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