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大吃一惊,瞬间是眼眸统统放亮。
国公!
曹操将加官进爵的上限,竟然提升至了国公?
要知道,自汉以来,除了汉朝开国那几位功臣封王封公之外,就只剩下王莽这个篡汉者封公。
曹操也是为代汉,才打破了这个惯例,先进位为魏国公。
至此之后,国公这个爵位,就成了一个象征。
称国公,下一步,必将谋朝篡位。
现下,曹操为了激励众臣斗志,竟然不惜将国公的爵位,许诺封赏给有功之臣!
这可是下了血本啊。
封公建国,这可是两汉四百年未有的重封,如此大的诱惑,焉能不令众臣兴奋。
一时间,魏国众臣是精神大振,斗志狂烧而起。
曹丕同样也吃了一惊,没想到曹操会开出这样的封赏先例。
旋即他便明白了曹操苦衷,不由摇头一声叹息。
自家父皇,这也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出此下策。
若非如此,哪个皇帝舍得割这么大的肉,给外姓功臣封公?
“父皇下了如此血本,众臣理当为我曹家赴汤蹈火,死保我曹家江山了吧…”
曹丕却心下只能暗暗的宽慰自己。
魏国御敌之策,就此定下。
接下来的数月,便是两国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魏国方面,除再调民夫,加固各处关城,尤其是蒲坂关防线外,就是争分夺秒的扩军。
汉国方面,则是源源不断向西部边郡运送粮草。
国中各处的“兵工坊”,同样在夜以继日的赶制军械旗鼓。
汉国虽实行的府兵制,士卒自备粮草和军械,以减轻国家的负担。
然几次伐魏之战,大部分都是旷日持久,光靠府兵自备的粮草军械,显然无法支持长时间鏖战。
故朝廷吸取了先前的经验,在府兵自备粮草兵甲的前提下,朝廷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随时弥补府兵们的粮草不济,兵器折损。
不知不觉,秋收已过。
连续两年的风调雨顺,使得汉朝诸州皆喜获丰收。
尤其是两河诸州等主要产粮区,粮食产量达到了近十年之最。
如此大丰收的背景下,府兵们的自家粮仓自然是装的满满的,朝廷收上来的粮赋,同样将官仓堆积如山,几乎要溢了出来。
这场十年来最大的一场丰收,也令汉国上下,对荡灭伪魏,更添了几分信心。
秋末之时,天子刘备正式下诏,以举国之兵西伐伪魏!
诏令传下,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