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州沸腾。
数以十万计的府兵被动员,由各地鹰扬府,源源不断的送往了西部前线。
一月之内,宛城,洛阳,晋阳等诸集结点,便已云集了近四十余万汉军。
按照事前商定,天子刘备并未御驾亲征,此番选择了坐镇邺城遥控指挥。
太子刘禅被委命为了名义上的三军统帅,总管南北两路,近四十万汉国大军。
当然,也只是名义上的三军统帅。
南线诸军的指挥权,刘备还是照旧交给了大将军关羽,令其节制十万大军,对潼关和武关发起进攻。
刘禅这个名义上的三军统帅,实际只是节制北线三十万大军,由并州对龙门,蒲坂等魏国诸关隘之进攻。
其中,约五万左右的佯攻部队,对龙门等关口,发动佯攻。
刘禅则亲统二十五万主力,自晋阳南下入河东,进抵黄河东岸之蒲坂津,对西岸蒲坂关发动进攻。
大司马萧和,骠骑将军张飞,车骑将军赵云等国之柱石,皆归属于北路主力军团,名义上听从刘禅调遣。
诏令下达,四十余万汉军,分兵数路,向着魏国扑去。
汉军举国动员,消息自然很快就传入魏国。
魏国上下,为之震动。
曹操却早有预料,遂按照既定方略,由张郃,夏侯霸等率军进驻潼关,武关,以阻挡关羽南线军团。
曹操则亲率近六万精兵,亲往蒲坂关驻防,以阻挡东岸刘禅之二十五万汉军主力。
数日后。
刘禅所统二十五万汉军,进抵了蒲坂津。
此时水军都督甘宁,已统帅汉国水军,自黄河下游溯江而上,进抵了蒲坂津一线。
不过,西岸蒲坂关的曹操,已提前数日,率六万魏军进驻。
魏军尽数出关,部署在了提前已构筑好的河防工事之中。
曹操的战略也很明确,半渡而击之,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汉军渡河登岸。
刘禅在萧和的提议下,发上万兵马,在水军的掩护下,做了几次试探性的渡河行动,以试对岸魏军虚实。
一切如萧和所料。
曹操在西岸一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河防部署可谓是天衣无缝。
甘宁统帅的数万汉军,几次强渡黄河,皆被魏军于河滩一线成功击退。
在付出了千余人死伤后,魏军虚实已试探了出来,萧和果断进言刘禅,停止强渡黄河,避免无谓的死伤。
汉军的攻势,就此停止。
二十五万汉军,便于东岸蒲坂津一线连营下寨,与对岸的六万魏军形成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