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区。
这是苏松新区的一个区,以吴淞江所为基础,整合了吴淞江西岸的土地。
按照皇帝的规划,整个苏松新区,都是当成产业园规划的。
其中纺织产业园,就座落在吴淞区。
顾炎武和苏州织造合作的工坊,就建在了在这里。在去年底的时候,就已开工运转。
此时,他就在和张彝宪商议,扩大织造工坊:
“后勤部的订单下来了,要求我们在制造夏装之外,还要做秋装、冬装。”
“这可是一个大订单,至少要忙几个月。”
“如果在九月前做不完,还有可能违约。”
“顾某打算增资五千两,不知公公怎么看?”
张彝宪笑着说道:
“顾校尉新婚燕尔,怎么这么快就忙起来?”
“五千两可不是小数,如果苏州织造也增资,那你们顾家的工坊,总资产就超过了一万元。雇工也多半会超过一千,可以称为大企业。”
“这朝廷对大企业的政策,顾校尉不会不知吧?”
“你确定要把百分之十的股份,交给员工持股?”
顾炎武笑着说道:
“皇上定下这个政策,就是鼓励工商业主对员工分利,培养出更多的恒产者。”
“顾某身为有志于大同的读书人,怎么会反对这个政策?”
“实话说,顾某还打算让新区国资委以地入股,同样占一成股份。”
“这样顾氏工坊的公有股份就达到两成,在将来成为较大企业也没妨碍。”
张彝宪笑着摇头,指着顾炎武道:
“就算你不让新区入股,成为较大企业也没妨碍。”
“内廷同样属于朝廷,苏州织造是内廷企业。”
“只要你分一成股份给员工持股,就算将来成为巨企,咱家也能行方便。”
顾炎武哈哈大笑:
“张公这是同意了?”
“那可要尽快扩产,不耽误这个机缘。”
“我家里的老母都催着,她和内子都在忙着这件事。”
“不怕公公笑话,我这次拿出的五千两银子,还有内子的嫁妆在里面。”
张彝宪同样大笑,羡慕地向他说道:
“顾校尉真是娶了个好夫人。”
“将来外出立功,不用操心家事。”
这恰好说到了顾炎武的痛处,他有些惋惜地叹道:
“顾某何尝不想外出立功,可惜没机会啊!”
“只是苏松新区刚办,皇上吩咐我留在这里。”
这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