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朕也不能亏待功臣,该给大臣封赏的功劳,都要先记下来。”
“等到致仕之时,一并予以赏赐。”
同意了这个规定,命刘宗周在拟定礼法时加进去。
又向袁可立道:
“既然朝堂上都把袁卿当九卿,那就应该有九卿的权力。”
“传旨:枢密院、理藩院掌院,同都察院、大理院掌院一样,视同九卿看待。”
“以后常参会议的九卿、还有九卿廷推,同样都能参与。”
明确四院掌院的地位,同政务院六部尚书同级,都是九卿之一。
这个规定对袁可立和黄立极的影响并不大,因为他们以前也被皇帝要求参加常参会议。
但是却明确了两个衙门的地位,让枢密院和理藩院能和其他两院并列。
袁可立谢过皇恩,又想起一件事情,犹豫之后说道:
“臣在翰林院学刊上看到张天如的《选择论》,民间亦多有报纸讨论。”
“这件事虽和辽东战事关连不大,却颇影响军心。”
“臣以为如今正处战时,应当令行禁止。”
“待到和平之时,再探讨所谓的选择权。”
这番话引起朱由检的重视,让他认识到自己此时推进民主,似乎有些过火。
所以他从善如流地道:
“先生说得不错,现在确实不是讨论选择权的时候。”
“朕会给张溥安排其他事,转移舆论热点。”
——
在袁可立离开后召见张溥,笑着向他说道:
“天如之前没信心写好这篇文章,实在太谦虚了。”
“朕看你写得挺好嘛,连袁枢密都惊动了。”
“若非是他提起,朕还不知道你的《选择论》对战事都有影响。”
张溥听到袁可立竟然在皇帝面前告自己的状,这下也有些惶恐了。
他面对韩爌、钱谦益还不怕,但是面对袁可立这位战时宰辅,却不得不表示敬重:
因为谁都知道,袁可立才是当今皇帝最看重的人。
大明的兵权在当今皇帝登极后,一直掌握在袁可立手里。
如果袁可立要把他赶走,即使皇帝也会考虑。
所以他急忙说道:
“学生无能,写的文章不完善,引出这么多风波。”
“今后定更加谨慎,不致影响战事。”
朱由检微微点头,说道:
“谨慎是好事,至少不会因为疏忽犯错。”
“等你当了宰辅承一国之重,就知道一个微小的疏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