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多大损坏。”
趁势提点了张溥一番,朱由检拿着他的《选择论》道:
“所谓自主选择权,应该明确为有限选择。”
“任何人都不能无限选择,选择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东西。”
“做了选择就要承担后果,选择权同样要权责合一。”
张溥恍然大悟,对所谓的选择权更明白了一些。
同时也明白皇帝不反对他提出的选择论,只是希望更完善。
对于民间一些人的攻击,张溥也主动在皇帝面前辩解道:
“所谓选择,只能选能选的东西。”
“人生于天地之间,天地便不能选,任何人都要敬天礼地。”
“君父同样不能选……”
朱由检打断他道:
“君父是不能选,但是为不为君主效力、为哪位君主效力,却应该有选择权。”
“就算是朕任命官职,臣子也可以辞职不干。”
“关羽挂印封金,不认曹操为君主,这就是他的选择权。”
张溥这下明白了,皇帝虽然反对选皇帝,却认同孟子所言——
或者说否认不了孟子的言论,掌握它的解释权。
所以他急忙根据皇帝的话阐发,认为臣民对君主的选择权,在于愿不愿效力。
并因为袁可立提到的令行禁止,认为战时敌人打过来、臣民都没有逃避责任的选择权。
朱由检满意点头,又道:
“亲属之间的血缘关系,同样是不能断。”
“但是是否认这门亲,是否绝交,却应该有选择权。”
“例如有汉奸投靠建虏,他的父母要断绝父子关系,不认这个汉奸为自己的子女,你说该怎么办?”
张溥毫不犹豫道:
“当然应该承认!”
“这是《左传》提到的大义灭亲。”
朱由检继续问道:
“如果断绝关系后还享受好处,只是为了避免逃避惩罚呢?”
“朝廷该不该承认他们的断绝关系?”
这下张溥麻爪了,因为按现在的连坐制度,汉奸投靠外夷,亲属应受到连带惩罚。
如果朝廷承认断绝关系,该施加的惩罚怎么办?
这些人的血缘关系是断不掉的,将来外夷打过来,他们顺其自然地享受汉奸亲戚带来的好处。
朝廷若是承认,就是给他们逃脱惩处的机会。
一时间他的头脑也有些乱,不知道该不该承认大义灭亲。
朱由检此时说道:
“治大国若烹小鲜,火候必须要恰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