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来朱由检还为多个城市的书院赐下石经,并且出版印刷,让崇祯石经广为流传。
因为是官方定下的版本,崇祯石经的书籍很受欢迎。朱由检在刊刻崇祯石经上没有亏钱,反而还挣了不少。
其中的一个功臣就是董其昌,他用心书写的字体,让崇祯石经极为精美。
而且他此时也很高兴,因为皇帝让他书写石经,是莫大的荣誉。他的书法会像蔡邕那样,一直流传下去。
此时的他,庆幸于自己早早进京、并且在致仕后也没离去。否则远在家乡,哪有这个机会?
朱由检对董其昌同样很满意,因为这几年董其昌按他的吩咐,绘制了《京城清明上河图》、《己巳大阅图》、《琼华宴饮图》、《紫阁功臣图》等图画,可谓劳心劳力。
这些图像藏在内库中,以后的皇帝缺钱了,完全能拿出来拍卖。
现在,他还要董其昌留下一份遗产,作为官方字体。
他问董其昌道:
“先生的硬笔书法,摸索得怎么样了?”
“有没有摸索出左右横排和标点符号的书写方式?”
董其昌当即回道:
“硬笔书法如何写,臣已经摸索出来。”
“但是现在钢笔的质量还不行,需要用金质蘸水笔。”
“臣和文思院的工匠多番改进,能用不同的蘸水笔,书写出楷隶行草篆等字体。”
“如果使用速干墨水,还可以上下竖排,用于平时书写。”
说着,他呈上一份奏疏,正是用蘸水笔所写。
朱由检看到奏疏中的文字美观大方,而且非常清晰,很是高兴地道:
“能有如此进展,先生当真是用心了。”
“明书科的主考官,看来没有选错人。”
“速干墨水的质量怎么样?能不能够防水?”
“如果保存时间长,以后就用于档案书写。”
“相比毛笔来说,硬笔速记更快、使用更加简便。”
董其昌一一回答,认为现在的蘸水笔,已经足以和毛笔相媲美。
如果吸墨钢笔完善,更是能取代毛笔。
档案、速记等领域,完全可以用蘸水笔。
朱由检让他培训人员试行,继续发展钢笔和墨水,又安排道:
“崇祯石经的文字,需要先生书写。”
“朕给先生一个任务,用毛笔和硬笔把所有规范字写出来。”
“方便将来集字,用于刊刻石碑。”
董其昌想说不用,自己可以按顺序写经文,看着更顺畅些。